随着噪声污染的日趋严重,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及设备的开发也得到迅速发展,世界发达国家的噪声控制设备的产值平均以10-15%的速度增加,专业噪声控制我国在93年噪声振动控制设备产值已达到6.2亿元,“八五”期间用于噪声治理的工程费用达到9.2亿元,上述产值尚不包括配套的噪声振动控制设备,噪声控制公司预计我国配套的噪声振动控制设备产值20亿左右。高速运输系统和工具等一些新出现的噪声源和计算机、数字处理、新材料等技术发展使噪声控制技术、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既面临挑战,又提供了机遇。噪声控制技术和设备已开始进入规范化、标准化、系列化和配套化阶段。噪声控制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已取得很大进展,但应看到仍有一些技术不够成熟,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仍然很多
长时间作业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纳任何有用的防护方法,必将致使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丢失,乃至致使严峻的职业性耳聋。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首要的职业病之一。强噪声除了可致使耳聋外,还会对人体的神经体系、心血管体系、消化体系以及生殖机能等发生不良的影响,格外激烈的噪声还可致使神经失常、休克、乃至危及生命。因为噪声易形成心思惊骇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盖,它常常又是形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首要合作要素。而患有职业性耳聋的工人在作业中很难很好地与他人交换意见,致使影响作业效率。在平时日子和社交活动中,无法很好地同自个的亲人或朋友沟通思想感情,更无法赏识美妙的音乐、戏剧,格外是到了晚年,这种状况更为严峻。从职业卫生的角度来说,存在有损听力、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,且8h/d或40h/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≥80dB的作业称之为噪声作业。
进行噪声治理时,首先应考虑声源的处理,降低声源发出的噪声可以从根源上降噪,声源减少多少分贝,室内噪声就会降低多少分贝。可以选用低噪声的机器设备,或尽可能使机器设备运行处于低噪声状态。例如电机或水泵,选用低噪声产品可以减噪10~20dB甚至更多,两个半负荷运转的电机比相同功率的一个电机的噪声要小很多。另外,改进不良的声源的安装方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噪声。例如将机器设备安装在合适的减振机座上,扭紧可能松动的螺栓防止潜在的振动,或是将振动发声的部位固定在刚性的墙体上,定期的维修保养等等。然而,在大多情况下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,如成本过高,机器不能停机,空间限制等,声源治理可能难于实施。
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中的噪音也随之成长:商家的喇叭、美食街的低音炮、夜间工地的轰鸣......据环保部发布的报告披露,2016年全国总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.4万件,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.3%,仅次于空气污染。其中建筑施工噪声占50.1%,社会生活噪声占21%,工业企业噪声占16.9%,交通噪声占12%。而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,从环保部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报告》中可以看出,2016年在全国3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监测点次达标率为92.2%,夜间监测点次总达标率为74.0%,但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、区域及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均劣于全国平均水平,其中仅有拉萨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了一级水平。